食品安全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行业资讯 > 医药管理

火力加大!医疗反腐将再度升级
来源:制药网

大幅压缩药品回扣环节,治理医疗腐败一直在路上。近日,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印发《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提出加大部门联动查处案件和联合惩戒力度。依托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市场,对涉案的药品和耗材实施信用评级,采取限制或中止挂网、采购,披露失信信息等约束措施。

业内认为,随着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在第五批集采中开始发力,医疗反腐将再度升级,届时将会有一批违规企业被列入招采“黑名单”,同时被迫退出集采领域,失去市场,影响可谓巨大。

《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整治收受“红包”等医疗乱象、保持打击“回扣”行为高压态势。其中,以医疗机构负责人、重点科室负责人和涉及药品、器械、耗材、试剂、设备、基建等科室岗位负责人作为回扣治理重点,对于查实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理。相关企业给付回扣、捆绑推销药品耗材等商业贿赂违法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对纠风工作中发现的医商勾结、利益输送、商业贿赂、虚开发票、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及问题线索要严查快结。

从上述内容的信号不难看出,医疗反腐风暴将愈演愈烈。实际上,近年来,在一系列反腐重锤政策推行下,打击医疗腐败势在必行,一些回扣重点科室、医院管理层已成为医疗反腐的重灾区,医疗行业中的一批害群之马也因为各种原因被查、落马,而有关部门对于医疗反腐高压态势并未松懈,持续强化对药品耗材、医疗服务秩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据悉,财政部于2019年启动了对77家药企的财务检查,该部门联合国家医保局,对全国77家医药企业开展“穿透式”检查。今年4月上旬,财政部发布的检查结果显示,药企普遍存在使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体外使用等违规行为,19家医药企业接受3万到5万元的行政处罚,这其中就不乏一些知名的药企。而查出并处罚的相关问题则主要包括: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账簿设置不规范等其他会计核算问题。

此结果也引起了业界的轰动。在业内看来,此次两部委联合对药企财务情况的大排查、大摸底,是在药品集采等医改大背景下进行的,这足以见得高层进行医药改革的决心,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有足够的震慑效果。

本次发布的《工作要点》还提出,要全面构建“亲清”型廉洁规范的医商关系,划清交往底线。其中明确,严禁借助任何名义进行利益输送;严禁收受利益企业财物、接受招待、领取报酬。加强对所属人员的监督,对有关工作人员与利益相关企业人员交往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利益输送相关企业违法违规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不难看出,在更多的反腐利剑之下,未来医疗腐败的打击力度只会更大,监管也会更严。在此背景下的企业还需要正规经营,切勿触碰红线。

创建时间: 2021-05-07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医药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医药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医药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