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家庭急救6大误区你知道吗?
来源:中国妇女报
【药品从业人员】
每年的暑假都会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多发时期,而很多家庭当面对儿童出现意外时,所采取的处理办法和急救措施是存在问题的,在所有的伤害当中,鼻出血、烧烫伤、跌倒坠床、惊厥、异物、骨折问题占前六位。对此,相关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在面对儿童的意外伤害时,一个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仅不会对儿童带来任何的补救效果,同时还会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并且很可能会有二次伤害,在健康带来隐患,我们常常的做的,比如比如孩子流鼻血后仰头、填塞、举手、按压出血部位……这些家长常规操作方式通通是错的!
那么,家庭六大急救知识误区都是什么?正确处理方法应是怎样?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行政院长马岳红进行了解答:
1.鼻出血:孩子发生鼻出血后,要采取指压止血法。正确姿势应是直立前倾稍微低头,同时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下部5-10分钟,直至不出血;还可以同时用冰袋冷敷前额或头颈部,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若出血量大或不止,用塑料袋接住血液,以及擦拭用的纸巾,带到医院就诊。如果血流量过于凶猛,仰头止鼻血的姿势可能会让鼻腔里流出来的血进到喉咙和气管,导致气道阻塞;若流到胃里,刺激胃壁,易让孩子呕吐。塞纸团容易引发异物误入进鼻腔。而举手止血,则没有科学依据显示其有利于止血。
2.烧烫伤:孩子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步立即寻找流动水(没有流动水可以用矿泉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至少15-20分钟;第二步小心翼翼地脱下衣服,避免强行脱,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减掉衣服;第三步在凉水里浸泡肢体,时间10-20分钟;第四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简单包扎;第五步到医院检查。误区:不能涂抹牙膏等,不能用针挑破水泡,不能强行脱衣服,要先初步降温后再到医院。
3.跌倒或坠床:孩子发生跌倒坠床后,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例如脚踝扭伤肿胀了,要24内给予冷敷,抬高,不要揉;若是轻微擦伤,则用流动水冲洗,碘伏消毒,创口贴或纱布包扎;若头部着地,先到孩子身边观察其意识,皮肤起包后用冰块冰敷,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头疼等,尽快到医院就医,必要时拍片。
4.惊厥:孩子发热时体温过高一旦发生惊厥,要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中分泌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硬掰肢体,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不要掐人中、合谷穴或针刺放血。当孩子稍微缓解,立即到医院。必要时可以拍下视频,带到医院看诊。
5.异物吞咽:孩子天真活泼,好奇心大,容易把小物件放嘴巴、耳朵、鼻子内,因此发生异物吞咽。如果吃进异物,可以正确采用海姆立克法,如果是鼻子、耳朵内异物,先检查,能取出来则取,取不出时立即到医院。日常生活中把危险品远离孩子,预防最重要。
6.骨折或脱臼:一旦孩子发生骨折或脱臼,先保持制动,用夹板或书本固定患肢,不要自行复位,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于意外伤害预防最重要,平时在生活、学习和活动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措施。【药品从业人员】
创建时间: 2019-08-07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医药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医药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医药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