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尔敏原料药价格暴涨后续!尔康制药子公司罚没1千多万!
来源:医药经济报
当很多人都在忙于接收元旦新年礼物时,湖南尔康制药12月28日晚间披露,公司也收到一份“特殊”的节前快递。不过,他们收到的不是新年贺卡,而是来自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纸《行政处罚告知书》。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罚没1087万
尔康制药称,12月26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行政处罚告知书》。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尔康医药经营在中国扑尔敏原料药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经查,尔康医药经营涉嫌实施了以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一)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商品。2018年7月,尔康医药经营以2940元/公斤向下游经营者销售扑尔敏原料药,价格增长明显超过正常幅度。(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三)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据此,认定尔康医药经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一)、(三)、(五)项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四十九条规定,拟对尔康医药做出处理:(一)责令其经营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二)没收违法所得239.47万元;(三)处以尔康医药经营2017年度销售额1.06亿元8%的罚款,计847.94万元。尔康制药对上述拟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
收购河南九势平添阴影?
这张《告知书》的到达,也让业界把目光关注到另外一个问题:9月28日尔康制药对外披露了《关于签署股份转让意向协议书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拟收购扑尔敏原料药生产企业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份。河南九势身为国内最大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生产商,有着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在前不久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扑尔敏原料药大涨价”事件中,河南九势便被推上舆论风口。由于河南九势和尔康制药之间的业务关系,及针对扑尔敏原料药的经营运作,不可否认,尔康制药联手河南九势,无疑将坐实称霸扑尔敏细分市场的战略意图。
尔康制药此次公告披露,目前,相关各方正在按照协议约定推进业务、财务、法律等尽职调查工作。若收购完成,公司将从源头上保持扑尔敏原料药的产品质量与市场供应,按市场化原则规范交易,合法运用市场支配地位。
被紧盯的原料药
这是最新的案例,但只是冰山一角。若读到这儿,还认为只是个案,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信你看:12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冰醋酸原料药垄断案行政处罚决定书》。3家企业共罚没1283.38万元,这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开出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案的最大罚单。其中,台山市新宁制药罚没412.4万元;四川金山制药罚没441.96万元;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罚没428.99万元。上述三方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加重了下游制药企业负担,导致下游药企减产、停产血液透析浓缩液,危害血液透析患者正常治疗。
如果你还没感觉到某种气息,那下面这段话请仔细体会: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12月27日在京召开,这是今年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首次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会上表示,下一步要聚焦原料药、日常消费品等民生领域,加大力度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着力规范行政性垄断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同时要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断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简单归纳就是说,药品原辅料供需关系必须摆正,否则“单”下无情。
涨价步伐或减缓,但趋势不变
据此前报道,今年7月,由于原料药被经销商垄断,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从去年底的260-280元/公斤涨至1.5万元/公斤,足足上涨了50倍,这或涉及1000亿元规模成品药市场的正常生产与销售。
经查询,生产范围包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品生产企业有沈阳新地药业、河南九势制药、上海新华联制药、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而获得GMP认证的仅有沈阳新地药业和河南九势制药。还有一个进口原料药批文。
就是说,只有河南九势、沈阳新地在生产,其余几家的批文都是闲置的。其中,河南九势年产大约100多吨,占据全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沈阳新地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年产十几吨左右。此前有企业反映,“河南九势该款原料药的全国授权经销商曾找不到进而提供不了稳定的货源。且如果报价低,就有经销业务人员开出要收取保证金的条款,要求收取的保证金高达10万元,甚至还会询问,厂家是做哪种产品制剂,且只卖口服制剂厂家,针剂坚决不卖。虽然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是小品种,但对应的市场都是抗过敏、抗感冒的平民药。粗略估算,背后涉及几百亿、上千亿元的成药市场容量,影响几百家企业。”
针对当前的原料药行情,有专家分析,“首先是批文有限,原料药企业‘一对百’是原料药价格容易波动的重要原因。我国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且原料药批文少,但制剂批文多;其次是恶意垄断。市场控制也是原料药价格上涨的主因。目前原料药批文不多,部分批文还存在闲置现象,其余原料药企业再因各种原因停产,掌握原料的企业或个人垄断价格就更容易;最后是环保压力。一批中小企业被逐步淘汰,导致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对原料药的垄断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的判断是,明年原料药涨价步伐或减缓,但趋势不变。”甚至还有业内人士透露,受产业政策的影响,很多产业资本在制剂环节没有空间玩了,就纷纷跑来炒原料。看来,资本也是很关键的推手。
创建时间: 2019-01-04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医药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医药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医药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